蓮臺山妙音淨苑

殊勝因緣

修行不說對與不對 ----梵碩甲班 張妙來

2021-05-13

修行不說對與不對

梵碩甲班  張妙來

 
敬愛的  苑長、各位主任、各位學長大家午安  阿彌陀佛
 
今天跟諸位分享「修行不說對與不對」。菩提道上修學,諸多事理的看法是會和世間法有所不同的。今天我們有緣學佛,都是宿植善根而來。所以在待人處事中,要學習琢磨歷練「利人利己,吃虧不計較」的心性,遑論吃虧才會有進步空間。學佛人不言是非,也不批評;即使你做得對,人家偏說你不對,你也要虛心接受,重行自我檢視而不起心動念。
 
在此給大家說個典故:以前有位師父有二個徒弟,每當打坐時,一個坐得非常好,很莊嚴;一個坐得東倒西歪不像樣。但這位師父拿起香板,總是打向坐得莊嚴的徒弟,若是現在修學人必起瞋恨心。然而,這位徒弟卻很謙卑,更感到慚愧地央請師父開示指導。
 
師父說:修行不要爭對與不對,而是要修出這種功夫,要突破有為思想觀念,修學要時常觀照自己有無過失,要有利益別人,更要深一層的淨心行善;做到老子《道德經》所講「上善若水,隨順方圓」,意指行善要學如水一樣、和寶鏡一般,離相行善,無住行善,闊步行於菩提道上,深解其義諦。
 
反觀世人行善,多所屬於有住善法。我們必須突破此一有住有為善法,不斷深耕無住無為善法的理念,方能臻至滿善。究係要「滿」什麼?是要滿我們六根清淨,淨念相繼。在明白此一理論基礎下,隨緣而做.做而隨緣。縱使在過程中、事相裡,你沒錯,人卻硬指你的不是。面對此一指摘,你也能夠隨緣接受;則不啻修練到超出尋常道理的境地。

 

 
修行要練心,藉由歷事練心,期於學佛道上,悟入了知有為和無為的意趣。我們為了將來能有功夫,解決個人生死問題,菩提道上,是需要同參道友一起切磋,相輔相長,方能有所成就。蓮臺山是最佳的選擇,有恩師  苑長教導,有實相了義法、法寶流通,有網路弘法資訊,供我們精進修行;有好樣的同參學長,朝夕與共,砥礪成長。
 
我再講一個故事:有位眼瞎盲人,和一位身體癱瘓腿不能走路的癱子同住,另有他人,同住一間屋子裡。平時,生活相安無事。不過,有一天,其他人外出工作,只瞎子和癱子留在屋裡;不巧,屋子突然著火了,怎生是好?瞎子看不見不知往那兒跑,癱子看得見卻是有腿走不得。就在驚慌之中,有音聲告訴他們說:「你們兩個都可以逃離這間火宅,只要瞎子的腿借給癱子用,而癱子的眼睛借給瞎子用。」怎麼借法?即是瞎子背癱子,由癱子為瞎子指引逃生方向。
 
冥冥中,經音聲這麼一指點,兩人都順利逃出火宅,化險為夷,是菩薩護佑出離火宅。兩人若沒有同心協力,互相扶持,即無法出離火宅。據此,反思修學佛法,若光靠自力修行,恐易淪於欠缺方向,誤入歧途,使身陷險境而枉然。末法修學人若非根器好的,就得以眾靠眾,相互砥礪,方能有所成就。
 
話說回來,儘管我們雖貴為四肢健全的明眼人,但如果不懂得加把勁用功修行,就會枉費我們花這麼多時間來薰習佛法。我們都瞭解「性本無念,適從何來」,希望在聽聞教理明瞭之下,把心平靜下來,把所執著、罣礙該放下的人事物布施掉,沈思一下法身慧命的重要性,重新裝上  苑長所教的、所講的實相了義法,你能相應體會,二六時中深入思惟世間萬緣皆有其因果,因緣俱足下,我們珍惜一家和樂融融,愛他們、關心他們,這是人世間緣分。
 
相對地,我們有深一層智慧,當因緣可以放下時.隨緣放下,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過度關心介入,宜爭取時間,努力修學佛法,有了智慧就能知道取捨,才是學佛珍貴的價值觀,據此一價值觀勤念彌陀,求出離三界火宅,臨終往生西方安樂剎。我們身為佛弟子,今生若不能出離三界火宅,豈不是輸給瞎子和癱子的勇猛精神和毅力。
 
如果我們不發勇猛之心,用以精進思惟,形同聞般若了義法,卻無意思惟、不去開採,當然無法獲致無上殊勝法味。希望藉由以上這兩則故事,來啟發我們菩提善根。不管他人,只管自己對不對,學學上述打坐莊嚴徒弟的謙遜與正念,無住生心。
 
苑長教理講得詳細透徹,相信我們也都聽得清楚明白。惟我輩凡夫動輒易於忽略忘記,  苑長才會一再提醒,以期加深學子印象,藉之互相勉勵。  苑長的悲憫,無非是要我們個個都能成就菩提,修學路上的「對與不對」,則是我們意識心作祟,所衍生的對立、分別的差別相。
 
做對了,別人不認同,心地坦蕩,歡喜接受,不能生氣,以免中了生氣的計,這是你可以增上的緣。我們了知此一意識心的有為對立法當下,從聞思修進入理事、理體觀照,讓你從粗淺無為事相漸修,慢慢進入更深一層的薰習,從而將別人說己不對的指摘視為修行進步空間。
 
恩師  苑長話語常帶玄機,玄外之音啟迪我心,法無定法,做而無著、無著而做,真心妄心、無相無不相,易不易、空不空,道可道非常道,海水海浪、黃金與器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性相一如空有不離…等等等,全都盡力落實在生活起居,待人處事中來思惟歷練,悟入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的妙義。
 
我們悟入性相一如的妙理,性是根性,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,都具有見聞覺知的根性;六根門頭都本具性光,性根對六塵,色聲香味觸法一接觸,若無有定力、功夫,就會產生貪愛取著的識相。  苑長講《楞嚴經》常說「捨識用根」,道理即在於此。
 
再舉樹為例,樹也要有根性才能成長,長出枝葉花果,花果是相。又譬如一輛車、一台機械,外形都是相,裡面組裝的零件、引擎、馬達則是性能才能互用。性看不見,相看得見,性是真、相是妄,我們悟後起修,全修在性,是會相歸性,所以說性相一如,道理即在此。性相圓融,理事也能圓融,無相無不相。再說空有不離,空是無寂之空,自性清淨心之空,空是如如不動的,必要時能開展般若智慧,悲智雙運,能普度一切眾生,離苦得樂,是有。
 
又譬如一間倉庫要進貨物,也必需事先清理空間;空間是空,才能容納貨物,貨物是有。再譬喻虛空,虛空是空才能容納山河大地;萬法萬物成長,萬物是有,空有不離。《金剛經》講的空性道理,和所有的事和理、性和相、真和妄、易不易、道可道,萬法萬物都離不開真空妙有,才能發揮作用,才能普度眾生。
 
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,才是中道,圓滿的空有不離,圓融於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識亦復如是。我們現在處於正思惟的方便說明,非說所說。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雖言法無定法,但從相應的法,去瞭解佛性是空性,諸法無我,但要空有下手,用它不執它,真理只有一,漸漸悟入離相,則能離念,這是相輔相成的道理,這也是《金剛經》世尊說:「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」的寫照。
 
道理是懂了,不一定就能做得出來,還需要事相慢慢薰習,能悟入多少,毛病習氣改多少,體會多少,做了多少,一點一滴的做,才能悟入自性清淨本體,本自俱足,一切無礙,如斯地去觀照他們說我不對也是對,一切萬法萬物都是同樣的道理。《金剛經》世尊說「於法不說斷滅相」,儘管我們知道一切諸法萬物都了無自性,但還是要反面來觀照,一切諸法萬物都有自性,何以故呢?因為一切萬法萬物皆從妄心所現。
 
妄心從何而來,是從真心而來。萬法萬物裡都有一個平等性,這個平等性是真如本性。所以說我們一念淨念波,或者一念邪念能量波,都能波動虛空界。所以說有情無情同圓種智,這是我們要深入瞭解之所在。恩師常說:「要知其然,也要知其所以然。」菩提道上修行,只看自己是否過錯,不看別人是非,就是通往西方極樂世界的光明大道。
 
蓮臺山的可貴在於我們處在末法五濁惡世,居然有緣遇上  苑長帶領之這一會,能聽聞實相般若了義法知大道理,如斯甚深義理,  苑長能深入淺出地闡述,讓我們能聽得懂,而能悟入受用,實踐在日常生活之中,這才是真正落實般若了義法,不然說得再玄再妙,玄機奧妙,若我們不相應,無法受用,則恐淪為閒談戲論。
 
諸位請回首看個清楚,我們現在好比處於黑暗茫茫人海裡,頭出頭沒地驚慌失措中,突然發現西方有座燈塔―蓮臺燈塔。同時,我們要看清看重這一塊才是第一希有! 務請慢慢實踐體會,當你明白這個道理之後,必定心開意解,放下身段,勇於前來蓮臺山奉獻心力,做而無著,無著而做,在無以倫比的殊勝環境中,攝受你心。
 
工作,心中有佛,忍著工作的辛勞,卻又覺得自身清淨快樂。如斯為善護持一日一夜之功德,《無量壽經》講勝過西方極樂世界修行百年。其意味著在這娑婆世界是惡多善少,更是五惡五燒五痛的法界。
 
換言之,蓮臺山具有實相無為、妙法的殊勝,透過宣講流通,你能歡喜在蓮臺山辛苦付出一整天,就能抵擋西方極樂世界精進一百年,這是何等的殊勝!何樂而不為呢?!此會難得,一定要把握,不能心存僥倖,錯認為沒有去蓮臺山付出,照樣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你要瞭解到少來蓮臺山發心一天,極樂世界要多修一百年,以此類推,必可了知植眾德本的重要。
 
我們要把握機會,不能等!再等就沒有機會!因為無常會隨時來到。特別是我們處於劫濁、見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命濁的五濁惡世中,若真能發心護持,心力付出,雖辛苦而無有怨言,是為關鍵。
 
精勤修,青出於藍而勝於藍,就會有相乘法益,無窮盡的功德力在。這是我們過去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,因緣成熟開花結果所致,彌足珍貴。
 
在最關鍵的時刻裡,我們一定要突破,克服萬難,不管別人怎麼說,無關面子問題,只有生死問題,這是我們的增上緣的最主要心態。歡迎大家踴躍來蓮臺山奉獻心力,能來多久就做多久,為自己道業鋪路,做人生最後衝刺,拚個今生,永作閒漢,終必可獲致無量光無量壽的殊勝光明。反之,菩提道上自我設障重重,世間一切的人事物塵緣,該放下的你都放不下,還想一堆理由障礙自己;面子看不破、放不下,你的菩提道路就不能香光莊嚴。分享至此,以此共勉。謝謝大家。
 
感恩苑長教導!謝謝恩師!祝諸位學長福慧雙增。南無阿彌陀佛!
 
 
永懷師恩
 
如來甚深妙法義
初機學子愁難解
適逢苑長報身現
蓮臺靈剎宣妙音
教理行果平等覺
示眾妙諦大圓解
心開意解諳真妄
豁然通達涕淚淋
淨念波動虛空界
不枉此生入佛門
師恩難報精勤修
蓮臺會眾誓追隨
浴佛洗淨塵垢勞
都攝六根謝師恩
 
(講述於2021年5月9日慶讚110年浴佛大典佛學研討會)

 
本文也貼附於

蓮臺山臉書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4343877618978057&id=3315965702062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