殊勝因緣
從「萬法唯心」到「實相念佛」 台中分苑 張肇顯
2024-12-16
從「萬法唯心」到「實相念佛」
台中分苑 張肇顯
苑長、各位主任、各位同倫大家午安,阿彌陀佛!
在進入主題之前,末學想先分享一則小故事―感應道交,小孫子在幼稚園時經常性失眠,有時現驚恐狀,收驚、拜神各種民俗手段,頂多只有短暫效果不濟事,某天兒子媳婦出差我要哄著睡,講完了故事老大翻身就睡,小的就是翻來覆去努力的拍背、撫背都無效,折騰了一個多鐘頭,夜深了實在又疲又累,也替小孫子難過,忽然想起貼在書房的一行小書法―「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」,不妨一試,於是就虔敬輕輕地念著,那時候人雖然累了心反而是清楚的,欸!不過數句竟然在腿上無聲無息睡著了,以為是湊巧也許太累了,第二次如法炮製講完故事直接就念,欸!睡著了!以後第三第四次都一樣,於是想換彌陀聖號如何!也一樣有效!不可思議!這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在至心意誠的情況下,是可以跟佛菩薩感應道交的―「一念相應一念佛」,明白這一點很重要,我們看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十八「十念必生願」―至心信樂,第十九「臨終接引願」―至心發願,第二十「欲生果遂願」―至心迴向,都得在至心的情況下有信有願,方得感應道交,這給了我很重要的啟示與信心。
說到「萬法唯心」―宇宙萬法都是我心的變現!初學佛時就對這個主題很有感覺,卻又懵懵懂懂,慢慢地在「真道學」中了解到量子力學跟質能互換的解析,這是初步在「事」相上的理解,爾後 苑長講解《般若心經法要》,詮釋了「緣起性空」「實相」,慢慢有了較完整的概念,但總是還帶著些許疑惑,最近 苑長《阿彌陀經疏鈔》開播,有了領悟,終於在「理」上補足,理事趨於圓融豁然開朗,真的就是這樣!由初信而深信,法喜泌泌而出,在此特別提出來懇請 苑長、主任、各位同倫斧正;在《阿彌陀經疏鈔演義》裡蓮池大師說:
「言性有二。兼無情分中。謂之法性。獨有情分中。謂之佛性。今云自性。且指佛性而言也。」
意簡言賅,重點就是法性涵蓋有情跟無情,有情叫自性、佛性、法性,無情叫法性,底下就三方面來說明這個「萬法唯心」。
一、有情眾生:就是具有靈性的眾生,「緣起性空」阿賴耶識是主因,跟父精母血之緣三合而成色身,就是我們的正報,這個色身雖然是有為生滅的因緣法,但性空本體也就是自性、佛性是出世的不生不滅法,具足三特性(不變性、單獨性、主宰性),我們的阿賴耶識依自性應物現形現出依報環境,就是所謂的「依報隨著正報轉」,如我們的原生家庭、社會等,此外譬如我們歸命所在的這個蓮臺山是 苑長及我等眾學長意識念力的運作所變現的,又譬如個人的家庭、事業、生活環境也都是這樣。
二、無情眾生:就是不具靈性的眾生,「緣起相空」,了無自性,也就是不具三特性,但雖然這樣,所謂「孤因不長獨緣不生」,從前面蓮池大師法性的界說,試舉一例,我們都知道兩個氫原子加一個氧原子在條件適合情況下合成水,但其中必具備一個「因」就是水性,這樣三者才能合成水相,這個水相也因此有液體、氣體、固體三態的變化,也有流動性、濕性等等水的特性;火呢?也是這樣具有火相、火性,楞嚴經第三卷就提到
「性火真空 性空真火 清淨本然 周遍法界 隨眾生心 應所知量」
而四大地、水、火、風也是這樣,加一個「空」成五大,就是色體之法,植物、礦物萬法都是這樣,這個事實(譬如水之形成)在這裡是這樣,在美國也是這樣,在月球甚至在十法界也都是這樣,所以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法性是「盡虛空 遍法界」,而既然是「盡虛空 遍法界」就「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」;我們也當然可以縮小範圍來說:如來法性遍布您所在任何之處,這樣的說法就可以跟上面的小故事作勾稽,更可以進一步縮小到遍布您色身體內各個角落,為什麼?不是說身體是小宇宙嗎?當然也是虛空法界,這樣的說法讓我們感覺佛法的親近,對修行也很有幫助。
三、佛菩薩:談過有情、無情眾生,不免想到從佛如來、菩薩的角度如何來詮釋?我們可以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三十一大願得到提示,
「設我得佛 國土清淨 悉皆照見十方一切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 猶如明鏡 覩其面像 若不爾者 不取正覺」
心淨土淨,國土清淨就是心清淨,在心清淨當下心如明鏡,清清楚楚照見十方,這就是佛如來的大圓鏡智;我們都知道「轉識成智」,轉凡夫有漏的八識成佛如來的四智(成所作智 妙觀察智 平等性智 大圓鏡智),佛證法身自受用處常寂光緣來則應祂的心是大圓鏡智,所變現的宇宙萬法森羅萬相影現其中,都是虛幻的緣影而已,心跟外物的關係就是鏡子跟影像,但卻是一體的,這就是「性相一如」,而既然是影相,就是假的、虛幻的假象,也就是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……」,就不會執著,所以要「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這就是佛如來的的大圓鏡智;我們雖是凡夫眾生大可運用這個智慧,取法乎上倘能得到一些利益對修學就很有幫助了;實務上,我們不妨用家裡浴室的鏡子來作觀,當您凝視鏡子裡的你,鏡子就是你的本心,鏡外這個我們認為是真的這個我,在本心來看就是影像而已,而我們卻執以為是真。
再舉一例,年初春天快過了,大雨滂沱,公園的大草原漥地積水,好像一面大水鏡,到了晚上水鏡清清楚楚地現出周遭林樹、大廈、行人,就好像我們的心鏡因緣現相,而實際上這些外在我們認為是真實的林樹、大廈、行人其實不過是鏡中影像的顯現罷了!幾天後,天晴積水乾涸恢復大草原狀,影像終不再現,這就是佛如來、菩薩「萬法唯心」「捨識用根」的大圓鏡智智慧,當然這不限於有形器物、色身,我們的念頭、煩惱、遭遇、別業、共業等等都是這樣。
以上從三方面詮釋,讓我們對「萬法唯心」這個主題了然於心,再引《華嚴經》裡一段話進一步印證:
「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」
一切佛就是阿彌陀佛,就是我們的本心、自性、法性,當我們回復到法性本體「一切唯心造」,就是「萬法唯心」,喔!我們終於明白眼前看得到、想像得到的這一切人、事、物、煩惱…都是我心的變現,那麼還有甚麼人、我是非?慈悲、平等也就很自然地升起,只是這個我是法性理體的大我、真我,而心、佛、眾生無論有情、無情法性是一體,三無差別是一不是二,所以「萬法唯心」就是無相無不相,無相就是法性,就是本心,就是如來,無不相就是法相、萬法,這就是實相,就是無為而展開有為、有為而回歸無為。
「萬法唯心」―宇宙萬法都是我心的變現,但金剛經特別提醒我們:
「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,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」
末學試作一偈:
「萬法緣生滅 從性乃發生 一切皆虛幻 唯行中道義」。
苑長常說:「現代人事一心念佛已不可行,唯有理入,理一心念佛。」那如何理入?最近聽聞苑長講解「實相」,有一段很精闢的話,很是受用:「你要從法性的源頭啟動,你不要顛倒從法相的枝末啟動。」又說:「能聞、所聞、有能、有所仍是有為法的念佛,心中有佛真正的憶佛念佛就是實相念佛」。真是暮鼓晨鐘,也深深體會老實念佛是「心老實非口老實」這句話的深意,末學據以修正了以往帶著意識心、從有為入無為的念佛方式。「萬法唯心」體悟了,對持名念佛融合耳根聞性的「實相念佛」就大有助益,為甚麼?萬法都是您心變現的,周遭一切甚至山川大地與您同化,心胸也變得寬廣、開展,還有什麼好執著?很自然地放下,您的心就是大圓鏡智,靜了下來,很自然地讚嘆起如來,佛號升起,很自然地憶佛念佛、反聞,慢慢地契入定、淨,「定」光顯現,也可稍稍體會到「念而無念 無念而念」、「初於聞中 入流亡所」的境地,感覺所念的佛號與周遭一切還有你自己合而為一,末學以一段在森林溪邊念佛的經驗寫了一首詩:
「山澗淙淙向大海 多聲入一豈曾歇 彌陀彌陀深裡去 空花甫現隨它去 我自隱在氤氳中 身心脫落片不留 定淨之處自有光 原來我身即我現 毘廬遮那如是現」。
無為的行、住、坐、臥是無為念佛的根基,無為的念佛是無為行、住、坐、臥的呈現,謹以以上的體悟跟大家分享,並期指正。
謝謝!
阿彌陀佛!
(講述於2024年12月15日慶讚113年彌陀聖誕佛學研討會)
本文同步貼附於
蓮臺山臉書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pfbid021tb38GYpLWTK3j1ZuQ1XairWuZYfUmPZ51auCB5pPV4UnHuo49M1yQNCZcA1qBMTl&id=100057343094686&locale=zh_TW